方剂学-解表剂-无答案版
约 3929 字大约 13 分钟
2025-03-27
目录
[TOC]
方剂学
解表剂
单选题
1. 麻黄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D.外感风寒,内有寒饮
E.风邪犯肺,肺失清肃
2. 麻黄汤的组成药物中无()
A.麻黄
B.芍药
C.桂枝
D.杏仁
E.炙甘草
3.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是()
A.麻黄汤
B.桂枝汤
C.败毒散
D.小青龙汤
E.九味羌活汤
4. 麻黄汤治证的表现无()
A.汗出
B.恶寒发热
C.头疼身通
D.舌苔薄白
E.脉浮紧
5.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的方剂是()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射干麻黄汤
D.九味羌活汤
E.大青龙汤
6. 麻黄汤的煎法是()
A.口父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
B.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
C.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
D.共为末
E.水二杯,煮取一杯
7. 麻黄汤的服法是()
A.服后,啜热稀粥一升余,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
B.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C.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D.温服无时。
E.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8. 麻黄汤中桂枝的作用()
A.透达营卫,解肌发表,温经散寒
B.调和营卫,通经活络
C.发表散寒,活血通络
D.温化痰饮
E.温通心阳,活血化瘀
9. 桂枝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 ,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10. 桂枝汤药物组成中无()
A.桂枝
B.芍药
C.炙甘草
D.干姜
E.大枣
11.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A.1:2
B.2:1
C.1:1
D.3:1
E.4:1
12. 桂枝汤的服法是()
A.服后,啜热稀粥一升余,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
B.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C.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D.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E.温服一升,日三服。
13. 桂枝加芍药汤的功用是()
A.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14. 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功效的方剂()
A.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桂枝汤
D.参苏饮
E.败毒散
15. 柯琴在《伤寒附翼》中称哪首方为“仲景群方之冠”()
A.麻黄汤
B.桂枝汤
C.小青龙汤
D.大青龙汤
E.九味羌活汤
16. 外感风寒。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人参败毒散
E.参苏饮
17. 九味羌活汤的主治病证是()
A.外感风寒表实证
B.外感风寒表虚证
C.外寒内饮证
D.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E.以上均不是
18. 体现“分经论治”药物配伍特点的方剂是()
A.大青龙汤
B.止嗽散
C.九味羌活汤
D.桂枝汤
E.败毒散
19. 组方中含有黄芩、生地黄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参苏饮
20. 用于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者,首选何方()
A.香苏散
B.小青龙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E.参苏饮
21. 香苏散的功用()
A.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B.发汗解表,理气解郁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E.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22. 小青龙汤中运用五味子的作用是()
A.敛肺止咳
B.敛阴止汗
C.收敛止泻
D.滋阴敛液
E.敛心安神
23.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治宜选用()
A.桂枝汤
B.麻黄汤
C.香薷散
D.小青龙汤
E.以上均不是
24. 小青龙汤的功效是()
A.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D.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E.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25. 小青龙汤的君药是()
A.麻黄
B.桂枝
C.干姜
D.麻黄、桂枝
E.桂枝、干姜
26. 《医学心悟》:“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所指何方()
A.桂枝汤
B.止嗽散
C.荆防败毒散
D.再造散
E.桑菊饮
27. 张介宾所创平散风寒治法的代表方是()
A.麻黄汤
B.定喘汤
C.华盖散
D.射干麻黄汤
E.正柴胡饮
28. 清宣降并用的方剂是()
A.柴葛解肌汤
B.桑菊饮
C.小青龙汤
D.九味羌活汤
E.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9. 患者发热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咳嗽,舌尖红,苔微黄,脉浮数。治宜选用()
A.麻黄汤
B.桂枝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E.败毒散
30. 银翘散出自()
A.《温热经纬》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伤寒六书》
D.《瘟疫论》
E.《温病条辨》
31. 银翘散中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配伍意义的药对是()
A.薄荷、牛蒡子
B.荆芥穗、淡豆豉
C.芦根、竹叶
D.芦根、 生甘草
E.银花、连翘
32. 原书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的方剂()
A.桑菊饮
B.桑杏汤
C.银翘散
D.金沸草散
E.香薷散
33. 患者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治宜选用()
A.桑菊饮
B.止嗽散
C.麻黄汤
D.银翘散
E.桂枝汤
34. 下例何项不是桑菊饮与银翘散组成中均有的药物()
A.芦根
B.生甘草
C.连翘
D.桔梗
E.牛蒡子
35. 下列属于银翘散和桑菊饮所共有的药物有()
A.银花、桑叶
B.连翘、菊花
C.连翘、桔梗
D.杏仁、荆芥
E.竹叶、薄荷
36. 麻杏石甘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A.清肺平喘
B.清肺止咳
C.宣肺泻热
D.止咳化痰
E.清胃宣肺
37. 麻杏石甘汤的功用是()
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E.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38. 麻杏石甘汤中的君药是()
A.麻黄
B.杏仁
C.石膏
D.麻黄、杏仁
E.麻黄、石膏
3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是()
A.1:1
B.1:2
C.2:1
D.1:3
E.3:1
40. 柴葛解肌汤的功用为()
A.解肌透疹
B.解肌发表
C.解肌清热
D.解表散寒
E.疏风清热
41. 功用为解肌清热的方剂是()
A.大青龙汤
B.消风散
C.升麻葛根汤
D.竹叶柳蒡汤
E.柴葛解肌汤
42. 用于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是()
A.升麻葛根汤
B.柴葛解肌汤
C.竹叶柳蒡汤
D.普济消毒饮
E.败毒散
43. 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A.枳壳
B.前胡
C.柴胡
D.黄芩
E.人参
44. 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作用论述,以下那一项是错误的()
A.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滋汗源,不致汗之无汗
D.调补正气,防邪深入
E.纯为补虚而设
45. 败毒散的君药是()
A.羌活、川芎
B.羌活、独活
C.独活、川芎
D.羌活
E.独活
46. 败毒散出自()
A.《金匮要略》
B.《医学心悟》
C.《千金方》
D.《伤寒论》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7. 体现“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麻杏石甘汤
C.败毒散
D.麻黄汤
E.桂枝汤
48. 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治宜选用()
A.再造散
B.生脉饮
C.麻黄汤
D.华盖散
E.参苏饮
49. 《伤寒论》中“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何方主之?()
A.四逆散
B.麻黄细辛附子汤
C.当归四逆汤
D.一贯煎
E.生脉饮
50. 专为素体阴虚,感受风热之证而设的方剂是()
A.桑菊饮
B.当归六黄汤
C.葱白七味饮
D.加减葳蕤汤
E.仓廪散
多选题
51. 下列不能使用麻黄汤的情况有()
A.外感表虚自汗
B.外感表实无汗
C.疮家
D.衄家
E.尺脉微或迟
52. 麻黄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芍药
D.杏仁
E.甘草
53. 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两对药物是()
A.桂枝与芍药
B.桂枝与生姜
C.芍药与大枣
D.芍药与生姜
E.大枣与生姜
54. 止嗽散的配伍特点()
A.温而不燥
B.润而不腻
C.散寒不助热
D.解表不伤正
E.散中有补
55. 银翘散中配伍的辛温药是()
A.银花
B.连翘
C.荆芥穗
D.淡豆豉
E.竹叶
56. 银翘散的用药特点有()
A.表里同治
B.散中有收
C.辛凉之中配少量辛温之品
D.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芳香辟秽药相配
E.扶正驱邪
57. 桑菊饮的君药是()
A.菊花
B.连翘
C.桑叶
D.薄荷
E.杏仁
58. 银翘散与桑菊饮共有的药物有()
A.桔梗
B.薄荷
C.连翘
D.甘草
E.苇根
59. 组成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
A.麻黄汤
B.桂枝汤
C.小青龙汤
D.麻杏甘石汤
E.九味羌活汤
60.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有()
A.柴胡
B.黄芩
C.葛根
D.白芷
E.羌活
61. 九味羌活汤与柴葛解肌汤共有的药物是()
A.羌活
B.细辛
C.白芷
D.黄芩
E.甘草
62. 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用意是()
A.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补中益气
D.大补元气
E.以上均不是
63. 败毒散的功效有()
A.散寒祛湿
B.理气化痰
C.益气解表
D.发汗祛湿
E.解肌清热
记忆题
64. 辛甘化阳
解析: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化生或化生阳气以助散寒。如桂枝汤中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同用,可以化生卫阳。
65. 酸甘化阴
解析: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酸味药与甘味药同用,有益于滋化人体阴液的生长。如桂枝汤中酸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合用,可以化生营阴。
66. 逆流挽舟
解析:是一种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可以用解表剂疏散外邪,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这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方如败毒散,原方治疗气虚外感证,清代医家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并认为本方能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痢疾得愈,并称其为“逆流挽舟”法。
67. 简述解表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
解析: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和扶正解表剂。辛温解表剂,适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咳喘,苔薄白,脉浮紧或脉浮缓等。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香苏散。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代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扶正解表剂,适用于表证而兼正气虚弱者。代表方剂有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
68. 九味羌活汤主治什么病证?它的配伍特色是什么?
解析:九味羌活汤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配伍特色有二:一是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药配伍;二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69. 银翘散与桑菊饮有何异同?
解析:银翘散与桑菊饮均属辛凉解表剂。二方组成均有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五药,均具疏风散热的作用,都治风热外袭的表证。不同点是:银翘散配辛温之荆芥、豆豉与清热解毒的金银花等药,加强了清热解毒透表散邪之功,为“辛凉平剂”,主治风热犯卫之风热表证;桑菊饮主以桑叶、菊花、杏仁等药,而不用荆芥、豆豉解表作用较弱,而肃肺止咳之功较强,为“辛凉轻剂”,主治风温咳嗽证。
构建日期:2025-03-27 15:27:55
cid: 760
sid: 39
build by mao
构建用户:m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