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心律失常
约 5212 字大约 17 分钟
2025-03-24
目录
[TOC]
内科学
心律失常
单选题
1. 以下何者是预激综合征病人最常并发的心律失常?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心房扑动
E.心室颤动
正确答案:B
2. 洋地黄中毒引起频繁室性早搏的治疗应是:
A.心得安口服
B.溴苄胺
C.奎尼丁口服
D.电击复律
E.氯化钾静脉滴注
正确答案:E
3.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首选的治疗是:
A.溴苄胺
B.同步电复律
C 肾上腺素
D.洋地黄
E.利多卡因
正确答案:B
4. 下列哪一项心律失常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A.室性过早搏动
B.房性过早搏动
C.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D.Ⅱ度I型房室传导滞
E.心房颤动
正确答案:E
5. 下列哪一项不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A.P与QRS无关
B.R波频率大于P波频率
C.P-P期相等
D.R-R间期相等
E.心室率多在30~40次/min
正确答案:B
6. 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时,以下哪项治疗是错误的?
A.维拉帕米
B.普鲁卡因酰胺
C.奎尼丁
D.普罗帕酮
E.同步电复律
正确答案:A
7. 电复律的绝对适应证为: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心室颤动
E.电机械分离
正确答案:D
8. 持久性心房颤动用洋地黄治疗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心肌收缩力
B.减慢心室率
C.恢复窦性节律
D.减慢心房率
E.预防栓塞
正确答案:B
9. 下列哪项为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A.心室率小于60次/min
B.QRS波群为室上型
C.P-P间距小于R-R间距,P波与QRS波无关
D.可见心室夺获
E.P-R间期延长
正确答案:C
10.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以纠正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窦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C
11. 下列哪项有利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A.心室率160次/min
B.心电图QRS波形态
C.是否有突发突止心跳历史
D.心脏增大
E.心电图有否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正确答案:E
12. 在以下正常心脏传导系统中,哪一部分传导最缓慢?
A.结间束
B.房室结
C.希氏束
D.左右束支
E.浦肯野纤维
正确答案:B
13. 以下哪项属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A.过早搏动
B.窦性心律不齐
C.交界区逸搏
D.窦性心动过速
E.心室自主心律
正确答案:A
14. 以下哪项最可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A.频发性室早>5次/min
B.多源性室早
C.偶发性室异
D.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早
E.RonT型室早
正确答案:E
15. 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治疗是:
A.维拉帕米
B.直流电复律
C.心得安
D.西地兰
E.奎尼丁
正确答案:B
16. 病人频发房性早搏,自觉心悸不适,心率90次/min,选用以下何种药物治疗不适宜?
A.心得安
B.利多卡因
C.维拉帕米
D.地高辛
E.奎尼丁
正确答案:B
17. 一患者心电图中,P波与QRS波均有规律出现,P-R间期恒定,P波频率>QRS波频率,诊断考虑为:
A.I度房室传导阻滞
B.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C.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E.房室脱节
正确答案:E
18. 以下药物哪种不宜用于治疗第二度Ⅱ型及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异丙肾上腺素
B.阿替洛尔
C.阿托品
D.糖皮质激素
E.克分子乳酸钠
正确答案:B
19. 关于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有提早出现的P-QRS-T波
B.P波形态与窦性P波常不同
C.P-R间期<0.12s
D.代偿间歇不完全
E.P波后的QRS波群不宽大畸形
正确答案:C
20. 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A.V1-2联呈rsR型
B.V5-6导联呈qRs或Rs型
C.QRS波时限≥0.12s
D.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同
E.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正确答案:D
21. 关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下列哪项错误?
A.V5-6导联出现增宽的R波
B.V1-2导联多呈rS或QS型
C.P波形态与窦性P波常不同
D.QRS波时限>0.12s
E.V5-6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正确答案:C
22. 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突发短阵室速,估计系近半月口服地高辛所致。在下列治疗方法应避免采用?
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B.同步直流电复律
C.静脉注射胺碘酮
D.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正确答案:B
23. 维拉帕米不宜用于以下何种心律失常?
A.室性早搏
B.快速心房颤动
C.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
D.阵发性室上速
E.Q-T延长的扭转型室速
正确答案:C
24. 洋地黄中毒所致的何种心律失常不宜补钾治疗?
A.阵发性室上速
B.频发室性早搏
C.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快速心房颤动
E.室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C
25. 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治疗折返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时,禁用于以下何种情况?
A.高血压
B.心绞痛
C.低血钾
D.频发室性早搏
E.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正确答案:E
26. 病人突感心悸、胸闷、血压为12/8kPa(90/60mmHg),心尖部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示心房率慢于心室率,二者无固定关系,QRS波宽度为0.12s,可见室性融合波。诊断为:
A.室性早搏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E
27. 患者阵发性突然心慌2年,每次持续0.5~3小时不等。本次发作时心率200次/min,律齐,P波不明确,心电图QRS波不增宽,诊断为: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E
28. 患者女性,20岁,突起心悸。过去有类似发作史,可自行终止。查体:甲状腺不大,心界大,心率180次/min,律齐,杂音听不清。为明确诊断应立即作的检查是:
A.心电图检查
B.超声心动图检查
C.心向量图检查
D.心脏X线检查
E.心室晚电位
正确答案:A
29. 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心电图示P波消失,F波频率300次/min,QRS波频率75次/min。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4∶1传导)
C.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4∶1传导)
D.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E
30. 心电图Ⅱ导联中出现下列哪项表现,最符合房性期前收缩的诊断?
A.提前出现变形异位P波,P’-R间期0.16秒
B.提前出现倒置异位P波,P’-R间期0.10秒
C.QRS波之前隐约可见P波,P-R间期0.06秒
D.提前出现正常QRS波,其后可见倒置P波,R-P间期0.08秒
E.提前出现宽大畸形之QRS波
正确答案:A
31. 快速房颤病人,在用洋地黄治疗的过程中,心率35次/分,节律整齐,最好的处理是:
A.阿托品
B.异丙肾上腺
C.利多卡因
D.胺碘酮
E.氯化钾
正确答案:A
32.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与室性心动过速在ECG上常难区分,如发现以下条件中那一项可首先考虑为室速?
A.心室率180次/分
B.QRS间期大于0.11秒
C.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D.P波消失
E.室性融合波
正确答案:E
33. 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下列那种药物为首选?
A.奎尼丁
B.利多卡因
C.心得安
D.苯妥英钠
E.溴苄胺
正确答案:B
34. 患者男性,58岁,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发病后突然出现短阵意识丧失,抽搐,ECG上最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是那一种?
A.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B.房性早搏
C.心房颤动
D.室性早搏
E.心室颤动
正确答案:E
35. 患者男性36岁,乏力,晕厥史三天,心电图P波与QRS波无关系,P波频率90次/分,QRS波频率32次/分,首选那一种治疗方法?
A.含化硝酸甘油
B.同步电复律
C.静脉注射西地兰
D.苯妥英钠
E.安装起搏器
正确答案:E
36. 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史7年,平时一般活动症状不多。5天来明显心慌,稍事活动即感气短,不能平卧。ECG示房颤,心室律135次/分,拟即刻静脉给予:
A.利多卡因
B.维拉帕米
C.美多心安
D.西地兰
E.速尿
正确答案:D
37. 病人23岁,心悸5天,心率98次/分,心电图示P-R间期为0.21秒,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
B.窦性心动过速
C.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D.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C
38. 患者心率160次/分,ECG示QRS﹥0.12秒,RR间期不绝对相等,刺激迷走神经时心率无反应,应首先考虑那一种心律失常?
A.室上性心动过速
B.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窦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正确答案:B
39. 患者男性,40岁,心率缓慢多年,1月来反复昏厥3次,住院时心率45次/分右,用阿托品治疗无效,ECG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最好采用何种治疗?
A.阿托品静脉滴注
B.异丙基肾上腺素
C.麻黄素
D.安置永久性人工起搏器
E.肾上腺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D
40. 在以下表现中,诊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的依据是:
A.QRS波群脱落
B.P-R间期延长
C.R-R间期不规则
D.心室率减慢
E.房室脱节
正确答案:A
41. 男性35岁,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ECG表现为Q-T间期延长,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应首先选用下列那种药物?
A.奎尼丁
B.维拉帕米
C.镁盐
D.利多卡因
E.胺碘酮
正确答案:C
42. 女性患者,突然发作持续性心悸2小时,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无心脏病史,ECG示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时间小于0.1秒,未见明显P波,经采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无好转,目前应首先选用哪方法治疗?
A.同步直流电复律
B.静注奎尼丁
C.肌注新斯的明
D.静注西地兰
E.静注腺苷
正确答案:E
43. 预激综合征患者,ECG示P-R间期缩短,QRS波正常,其旁道最可能是:
A.左房室束
B.右房室束
C.房-希氏束
D.结室束
E.分支室束
正确答案:D
44. 患者,56岁,因胸骨后压榨样疼痛1小时急诊来院,PE:BP:100/60mmHg,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ECG示P波辨不出,QRS波宽大畸形,节律基本规则,已用利多卡因无效,下列那一种药物首选?
A.心律平
B.胺碘酮
C.西地兰
D.心得安
E.溴苄胺
正确答案:B
45.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速效、且能根治的方法是:
A.心律平
B.胺碘酮
C.心得安
D.同步直流电复律
E.导管消融术
正确答案:E
多选题
46.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特点为:
A.多不影响心功能
B.按压颈动脉窦能停止发作
C.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D.出现室性融合波
E.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正确答案:DE
47. 第二度I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P波与QRS波群无关
B.有心室漏搏
C.P-P间期逐次延长
D.R-R时距逐次缩短
E.P-R间期逐次延长
正确答案:BDE
解析:二度l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①PR间期进行性延长,真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②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③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问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5:4。
4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可表现为:
A.窦性心动过速
B.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D.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E.交界区逸搏心律
正确答案:BCDE
49. 患者32岁,反复心悸、晕厥3天,查体:血压130/80mmHg,脉搏160次/min,律齐,此患者晕厥、抽搐的原因可能有:
A.频发多源室性早搏
B.心房颤动
C.室性心动过速
D.心室颤动
E.室上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CD
50. 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表现常有
A.P-R间期缩短
B.房室传导阻滞
C.室早二联律
D.Q-T间期延长
E.ST-T呈鱼钩状改变
正确答案:BCD
51. 患者阵发性心慌1年,每次心慌突然发生,持续半小时至3小时不等,本次发作来急诊室检查,心律匀齐,心率170次/分,诊断可能为:
A.窦性心动过速
B.快速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2:1传导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CE
52. 哪项心律失常于心脏听诊时第一心音有强度变化且节律不整齐?
A.室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伴有2:1传导的心房扑动
正确答案:ABD
53. 某患者听诊心率60次/min,律齐,如作心电图检查可能见于以下何种情况?
A.窦性心律
B.心房颤动伴第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扑动4:1传导
D.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1传导
E.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ADCE
54. 心房颤动常见于: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B.冠心病
C.高血压心脏病
D.心肌炎
E.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ABCE
记忆题
55. Adams-Strokes综合征
解析:因心率过慢或过快导致脑缺血,出现的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
56. 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部位。
57. 室性并行心律
解析:指心室异位起搏点自行发放冲动,并能阻止窦房结冲动的入侵,心电图表现为
58. 阵发性室上速产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解析:电生理研究表明,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及心房。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占全部室上速的90%以上。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激迷走神经。(2)抗心律失常药物。(3)升压药物。(4)直流电复律。(5)经食道或经静脉心房或心室超声速起搏或程序刺激。(6)抗心动过速起搏器。(7)导管射频消融。
59.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
解析:发生机制:主要是冲动形成异常或冲动传导异常或两者均有。(1)冲动形成异常:①自律性增高:植物神经兴奋性改变,或其内在病变导致自律性改变。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自律性,如心肌缺血、药物、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高钾血症)均致自律性形成;②折返:折返是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发生机制;③触发活动:有早期后除极和晚期后除极两种。主要为心房、心室与希蒲系在动作电位后的除极活动,其后除极振幅增高并达阈值,便可引起触发活动,如在儿茶酚胺升高、低血钾、高血钙或洋地黄中毒时。(2)冲动传导异常:各部位发生传导阻滞或异常传导均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60. 简述抗心律失常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各类列举1种典型代表药物。
解析:Ⅰ类:分为A、B、C三种:A:中度减慢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减慢传导,延长动作时程。如奎尼丁;B:轻度减慢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显著减慢传导,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如利多卡因;C:明显减慢动作0相上升速率,显著减慢传导,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如心律平。Ⅱ类:阻断β受体,减慢动作电位上升速率,抑制4相除极。如心得安;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如胺碘酮;Ⅳ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
构建日期:2025-03-24 14:35:00
cid: 296
sid: 14
build by mao
构建用户:mao